注塑成型參數的說明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一、干燥溫度
定義
為保證成型質量而事先對聚合物進行干燥所需要的溫度
作用
1.去除原料中的水份
2.確保成品質量
設定原則
1.聚合物不致于分解或結塊(聚合)
2.干燥時間盡量短,干燥溫度盡量低而不致于影響其干燥效果。
3.干燥溫度和時間因不同原料而異
注:A表示用熱風干燥機,D表示用除濕干燥機
二、料溫
定義
為保證成型順利進行而設加在料管上之溫度
作用
保證聚合物塑化(熔膠)良好,順利充模,成型
設定原則
(1)不致引起塑料分解碳化
(2)從加料斷至噴嘴依次上升
(3)噴嘴溫度應比料筒前斷溫度略低
(4)依材料種類不同而所需溫度不同
(5)不至對制品產生壞的質量影響
三、模溫
定義
制品所接觸的模腔表面溫度
作用
控制影響產品在模腔中的冷卻速度,以及制品的表觀質量
設定原則
(1)考慮聚合物的性質
(2)考慮制品大小和形狀
(3)考慮模具的結構、澆道系統
四、注射速度
定義
在一定壓力作用下,熔膠從噴嘴注射到模具中的速度
作用
(1)注射速度提高將使充模壓力提高
(2)提高注射速度可使流動長度增加,制質量量均勻
(3)高速射出時粘度高,冷速快,適合長流程制品
(4)低速時流動平穩,制品尺寸穩定
設定原則
(1) 防止撐模及避免產生溢邊
(2)防止速度過快導致燒焦
(3)保證制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高速充填,以縮短成型周期
五、熔膠速度
定義
塑化過程中螺桿熔膠時的轉速 。
作用
影響塑化能力,塑化質量的重要參數,速度越高,熔體溫度越高,塑化能力越強
設定原則
(1)熔膠速度調整時一般由低向高逐漸調整
(2)螺桿直徑大于50MM之機臺轉速應控制在50RPM以下,小于50MM之機臺應控制在100RPM以下為宜
六、射壓
定義
螺桿先端射出口部位發生之最大壓力,其大小與射出油缸內所產生油壓緊密關連 。
作用
用以克服熔體從噴嘴--流道--澆口--型腔的壓力損失,以確寶型腔被充滿,獲得所需的制品。
設定原則
(1)必在注塑機的額定壓力范圍內
(2)設定時盡量用低壓
(3)盡量避免在高速時采用高壓,以免異常狀況發生
七、背壓
定義
塑料在塑化過程建立在熔腔中的壓力 。
作用
(1)提高熔體的比重
(2)使熔體塑化均勻
(3)使熔體中含氣量降低、提高塑化質量
設定原則
(1)背壓的調整應考慮塑料原料的性質
(2)背壓的調整應參考制品的表觀質量和呎寸精度
八、鎖模壓力
定義
合模系統為克服在注射和保壓階段使模具分開的脹模力而施加在模具上的閉緊力。
作用
(1)保證注射和保壓過程中模具不致于被脹開
(2)保證產品的表觀質量
(3)保證產品的尺寸精度
設定原則
(1)合模力的大小依據產品的大小,機臺的大小而定
(2)一般來說,在保證產品不出毛頭的情況下,合模力 要求越小越好
(3)合模力的設定不應超出機臺之額定壓力
九、保壓
定義
從模腔填滿塑料,繼續施加于模腔塑料上的注射壓力,直至澆口完全冷卻封閉的一段時間,要靠一個相當高的壓力支技,這個壓力叫保壓
作用
(1)補充靠近澆口位置的料量,并在澆口冷卻封閉以前制止模腔中尚未硬化的塑料在殘余壓力作用倒流,防止制件收縮,避免縮水,減少真空泡
(2)減少制件因受過大的注射壓力而易產生粘模爆裂或彎曲
設定原則
(1)保壓壓力及速度通常設定至塑料充滿模腔時最高壓力及速度的50~60%
(2)保壓時間的長短與料溫有關,溫度高的澆口封閉時間長,保壓時間也長
(3)保壓與產品投影面積及壁厚有關,厚而大者需要的時間較長
(4)保壓與澆口呎寸形狀,大小有關。 保壓切換位置,計量長度及松退行程設定
十、計量行程
定義
塑化開始后,螺桿在旋轉過程中,由注射終止位置開始在塑料熔體的作用力下后退,直至后退限位開關為止,這個過程稱為計量行程
作用
保證有足夠的塑料充填模腔,以獲得所需外觀和呎寸的制品
設定原則
(1)計量行程要依據產品的大小及機臺大小而設定
(2)計量行程不能太大,以免注射多余的塑料在料管中停留的時間太長而引起碳化
(3)計量行程不能太小,以確保充填有足夠的計量及避免螺桿與噴嘴發生機械損傷,應有3~5mm的緩沖量
十一、射出行程
定義
注射過程中螺桿所處的位置變化
作用
結合速度,壓力控制塑料流動狀態
設定原則
(1)計量完位置由成品之充填量決定,通常在此值上加3~5mm綬沖量來決定最終設定
(2)向第二速的轉換點,通常切換至充滿熱澆道,料頭位置
(3)向第三速的轉換點,用成型品的90%的充填程度來設定切換位置
(4)保壓切換點一般設定在成品的90%的充填程度之位置(注:以上以四段為例)
十二、松退量
定義
螺桿預塑(計量)到位后又直線地倒退一段距離,這個后退的動作稱為后松退,松退的距離稱為松退量或防延量
作用
后松退的作用是使計量室中的熔體比容增加,內壓下降,防止熔體從計量室向外流出
設定原則
(1)可視塑料原料的粘度,相對密度和制品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較大的松退量會使熔體混雜汽泡,影響制品質量
(2)松退量的設定應與螺桿轉速,背壓相適應
(3)對于粘度較大的原料象PC料可不設松退量
十三、緩沖量
定義
螺桿注塑完拮,并不希望把螺桿中頭部的熔料全部射出,還希望留一些。形成一個祭料量,此料量即為緩沖量
作用
(1)防止螺桿頭部與噴嘴接觸發生機械破壞事故
(2)控制注射量的重復精度
設定原則
(1)緩沖量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過大,會使得余料過多,造成壓力損失及原料降解,過小,則達不到緩沖之目的
(2)緩沖量的確定,一般取3~5mm為宜
十四、周期
定義
從開模終了開始到下一次注射冷卻完畢后的開模終了所用的時間
作用
保證制品成型并完全冷卻定型
設定原則
(1)周期盡可能短
(2)縮短周期必須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進行
十五、冷卻時間
定義
產品冷卻固化而脫模后又不致于發生變形所需的時間
作用
(1)讓制品固化
(2)防止制品變形
設定原則
(1)冷卻時間是周期時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制品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使其短
(2)冷卻時間因熔體的溫度,模具溫度,產品大小及厚度而定
十六、保壓時間
定義
為防止注射后塑料倒流以及冷卻補縮作用,在注塑完后繼續施加的壓力
作用
(1)防止注塑完后熔體倒流
(2)冷卻收縮的補縮作用
設定原則
(1)保壓時間因制品厚度不同而異
(2)保壓時間要因熔料溫度的高低而異,溫度高者所需時間長,低者則短
(3)為提高生產效率,在保證制質量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使保壓時間短
十七、射出時間
定義
熔體在充滿整個型腔所用的時間 。
作用
射出時間由射出壓力,射出速度以及制品的大小等因素來決定
設定原則
(1)在保證制品成型的條件下盡可能讓射出時間短
(2)射出時間受料溫,模溫等因素的影響
十八、熔膠時間
定義
注射終止后,螺桿到達計量終止位置所需要的時間
作用
保證熔膠充分
設定原則
(1)由螺桿轉速和背壓相互控制
(2)不要讓熔融塑料體在螺桿中停留的時間過長,以免引起塑料在長時間的高溫狀態下分解,碳化
十九、干燥時間
定義
利用干燥設備事先對原料進行干燥所需要的時間
作用
(1)增進表面光澤,提高抗彎曲及拉伸強度,避免內部裂紋和氣泡
(2)提高塑化能力,縮短成型周期
(3)降低原料中水份及濕氣
設定原則
(1)干燥時間因原料的不同而不同
(2)干燥時間的設定要適宜,太長會使得干燥效率降低甚至會使原料結塊,太短則干燥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