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用塑料將來會向這些方面發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對于一輛汽車而言,人們在追求外形和動力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內飾的設計。內飾不僅反映汽車內部空間的功能,更能讓乘客感覺舒適,操控方便,視覺美觀,因而內飾成為了當今不同品牌汽車競爭的重要戰場。
對于一輛汽車而言,人們在追求外形和動力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內飾的設計。內飾不僅反映汽車內部空間的功能,更能讓乘客感覺舒適,操控方便,視覺美觀,因而內飾成為了當今不同品牌汽車競爭的重要戰場。
汽車內飾件主要包括:方向盤、車廂隔板、車門內板、儀表板、安全氣囊上蓋、座椅扶手、地毯墊、門內手柄、杯架、裝飾條、頂棚、遮陽板、側窗防霜器、雜物箱及蓋、吸音附里等部件。所用材料對于內飾件的輕量化、經濟性、舒適度起著關鍵作用,其中塑料成為了內飾件材料的主流,占有率超過八成。
內飾用塑料的發展趨勢
汽車內飾件對所用材料日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各國的研究情況來看,內飾塑料的發展主要呈現下面幾個趨勢:
01、節能輕量化
內飾的輕量化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低密度、薄壁化和以塑代鋼。低密度比較容易理解,如選用低密度的材料應用在門板和立柱,使用微孔發泡材料應用在儀表板和門板等等;薄壁化是指通過提升塑料的性能來減薄壁厚,創造減重效果;而以塑代鋼適用于以下情況:一種是當部件的結構復雜且機械性能要求較高時,選用高強度塑料材料替代傳統在此領域應用的金屬材料,譬如長纖、碳纖改性材料等,另一種是為實現某種功能化的需要,選擇符合要求的高性能材料。
在由美國塑料工程師協會(SPE)主辦的第47屆汽車創新獎評選中,寶馬2017款 MINI Countryman的儀表板骨架摘得年度車身內飾類別創新大獎。該注塑件采用SABIC公司的高流動長玻纖增強聚丙烯(LGFPP)濃縮材料(STAMAXTM樹脂)和專用的發泡母粒,通過帶有CORE-BACK技術的結構發泡工藝制成,發泡件將壁厚從1.9mm增加到4mm,從而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實現所需的強度和剛度,該產品比同類硬質塑料部件的重量減輕約15%。
02、綠色環保健康化
低VOC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免噴涂塑料、生物塑料等材料由于本身具有低VOC性能,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免噴涂技術是一次注塑即成最終產品,免去了表面預處理、噴漆、干燥等工作,降低成本約40%。免噴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學腐蝕性和耐刮擦性能,可回收再利用,綜合使用成本低,近年來成為汽配注塑行業之潮流。科思創(covestro)公司的模克本蘭SR60高性能免噴涂汽車內飾材料提高了免噴涂零件表面的耐刮擦和耐化學品性能,將沖擊性能和耐熱性完美結合,并通過極冷極熱工藝實現高光澤表面效果,根據客戶要求研發UV穩定內飾顏色。
生物塑料由于采用低毒低害的可再生原料,所以將其制成汽車內飾件后將會大大降低車內VOC的揮發量。另外它可被分解,有利于后續回收利用,是一種更為環保的塑料品種。中國鑫達公司推出的汽車頂棚安全把手方案應用了該公司研制的生物質填充材料,與純聚丙烯制品相比,具有品質輕、硬度大、使用壽命長、機械性能優異等特點。由于其填充物為生物質, 可以減少石油資源消耗,更加環保,且阻燃性更高,并可將部件重量降低約20%。
03、安全可靠
內飾件不僅要求舒適美觀,更要求能保護乘客安全。大量運用可吸收能量的彈性改性塑料和發泡塑料,減輕碰撞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提高安全系數。注重選取難燃與阻燃材料,并且是無鹵的阻燃材料減少車內空氣的異味。除此之外,需要考慮材料的強度、耐熱性、耐磨性等等,一切以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為前提。
04、材料通用化
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及原材料、降低汽車成本,不同類型轎車內飾件使用的材料可以歸結為幾種常見的材料商。通過模塊化的材料供應鏈、專業化生產、提升技術含量等方式,在低成本和高品質之間保持平衡。
05、復合型材料受青睞
汽車上使用復合材料的零件基本上是由表皮(塑料、織物、皮革),隔音減振(泡沫或纖維)和骨架組成,這種形式的零件既滿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使人感到舒適美觀,是汽車內飾件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06、感官品質化高檔化
內飾的最終使用者就是司機與乘客,因此在進行選材和設計的時候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原則,要考慮乘員的視覺、觸覺、聽覺和味覺。且隨著不同汽車主機廠對品牌定位的差異化需要,涉及到感官體驗方面的特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譬如大眾汽車氣味標準PV3900要求內飾塑料材料氣味等級要在3級以下,甚至有的汽車主機廠以氣味來當作挑選材料供應商的依據。內飾營造出舒適感與高級感,是高檔車不二的制造理念。
塑料內飾加工技術進展
內飾件的發展不僅有賴于新材料的開發,成型加工技術的創新也至關重要,是提高塑料件性能和功能、擴大其在汽車應用的重要手段。
中高檔汽車內外飾部件復雜度較高,材料成型工藝復雜工序眾多,存在的每一道工序都相當于在增加了報廢的風險,并且生產的效率不高。免噴涂技術、IMD技術、直接結皮技術均改進以上工藝,一次性成型最終狀態的部件,提高了內飾件的成品率和功能性。
中國內飾塑料市場概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8年銷量大概為2970萬輛。若現在每輛汽車按300kg塑料計算,內飾件約占整車塑料消耗量的六成,則一輛車內飾所用改性塑料是180kg,從而可計算出中國汽車內飾件所使用塑料的體量大致為550萬噸。
汽車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智能互聯和共用汽車是未來十年汽車產業的四大趨勢,而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消費者對這些新技術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已經遠遠地領先世界。
新事物帶來了新機遇,也意味著新挑戰,將從根本上改變汽車的需求及其生產方式。就汽車內飾件領域而言,自動駕駛和汽車共用等趨勢呼喚全新的內飾解決方案。靈活的座椅、可伸縮和旋轉安裝的顯示器、智能內置存儲空間、折疊支架和工作臺面等,使內飾可根據需求在休閑、辦公、出行和家居模式之間切換,從而為司機和乘客提供便利。
目前國外汽車塑化率已達15%,預計10年內將提高至超過20%,而中國汽車塑化率目前為7%-8%。汽車塑化在中國大有可為,而首當其沖的是車身內飾件塑料化。汽車內飾的發展將會更加注重消費者體驗,打造環保、舒適、清潔的環境。情況到底會是如何發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要點總結
免噴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學腐蝕性和耐刮擦性能,可回收再利用,綜合使用成本低,近年來成為汽配注塑行業之潮流;
內飾件的發展不僅有賴于新材料的開發,成型加工技術的創新也至關重要;
汽車塑化在中國大有可為,而首當其沖的是車身內飾件塑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