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引擎:德國伊之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德國伊之密:創(chuàng)新的引擎
2017年12月,德國伊之密公司登記成立。不同于北美、印度分公司,德國伊之密自誕生之初天然就背負不同的使命,因為身處全球塑料機械技術腹地的德國,他理所當然要擔當伊之密創(chuàng)新的引擎,驅動技術、產品的升級迭代。 而在成立一年的時間里,這個距離伊之密中國總部8000多公里的公司已開始實現(xiàn)從0到1的蛻變,甚至在意想不到之處發(fā)現(xiàn)了新的價值與機會。
德國團隊初見雛形
德國伊之密在成立之前,就屬意擇址亞琛工業(yè)大學,這個有著歐洲“麻省理工”美譽的高等學府,匯聚了大大小小260多個研發(fā)機構,在亞琛工大內形成了一個產學研用的科技生態(tài)圈。從2016年開始,伊之密就動作頻頻地有意融入這個研究網(wǎng)絡,剛擔任伊之密首席戰(zhàn)略官的Dr.-Ing.Hans Wobbe甚至親自驅車,帶著伊之密管理層拜訪周邊技術公司、研究機構。2017年,伊之密加入了德國亞琛大學的塑料加工研究院(IKV)和亞琛工業(yè)大學輕量化聯(lián)盟(AZL),正式邁進德國塑料圈俱樂部。
置身世界級裝備企業(yè)叢林的德國,德國伊之密避開與他們直接技術競爭的路徑,找到了自身的定位――識別歐洲、德國已經市場化或即將投入市場、對客戶有價值的應用方案,與伊之密中國總部的技術團隊共同將方案落地、商業(yè)化,以此為全球客戶提供技術領先、具有最佳性價比的方案。
成立之后,德國伊之密迅速招兵買馬,如今已聘請了歐洲當?shù)?名資深工程師及銷售人員,專業(yè)從事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特殊工藝應用、輕量化及多物料應用工藝研究。如從事注塑行業(yè)20多年,在特殊應用工藝及自動化方案、銷售及售后服務,產品管理及技術推廣等領域有豐富的經驗的Timo Günzel,擔任德國伊之密產品經理;亞琛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Benjamin Wessling,擔任德國伊之密高分子材料應用項目經理,主要負責PU、DecoPro、 FoamPro 等項目。
對于新團隊的組建,伊之密給予厚望。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表示:“首批聘請的德國伊之密員工,是作為引領伊之密未來三到五年發(fā)展的關鍵人物。”
已啟動德國市場銷售
德國伊之密未來更重要的使命在產品和技術的開拓,Dr.-Ing.Hans Wobbe透露,目前規(guī)劃的重點項目會聚焦在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特殊工藝應用、輕量化及多物料應用工藝研究等,“德國伊之密將成為伊之密的創(chuàng)新引擎,努力探索與先進研究機構的合作,突破傳統(tǒng)成型技術,不斷拓寬產品領域,更重要的是,要中國總部工程師一起加速新技術的研發(fā)。”
2018年10月,德國伊之密推出――SPACE A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tǒng),先后亮相德國Fakuma、Formnext展會后,受到了歐洲中高端客戶的青睞,同時也收獲了首張訂單。目前德國伊之密正設計注塑+增材制造的解決方案,這或許是全球首個將規(guī)模化模壓成型制造與個性化定制結合的技術方案,德國伊之密打算將此作為SPACE A打開中國市場的鑰匙。
另外,德國伊之密和中國伊之密共同研發(fā)的1250T半固態(tài)鎂合金注射成型機成功研制,這是全球僅有的大注射量半固態(tài)鎂合金成型設備,2019年初已經成功試生產歐洲電動腳踏車底盤,產品只有1.16kg,比鋁合金輕30%,但可以承重100kg以上,設備即將交付給德國客戶。
隨著團隊組成和新產品新技術的成功開發(fā),2018年第四季度,德國伊之密啟動了新的工作――在德國市場銷售注塑機。
由于德國客戶對設備性能、品質、服務有著更高的追求,甄榮輝認為這將驅動伊之密走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德國伊之密開展在德國市場銷售后,更多中高端市場的需求將浮現(xiàn)出來,從需求端拉動伊之密技術創(chuàng)新,從而加速伊之密跟德國市場和技術對接的步伐。”
來源:伊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