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產品圖紙設計標準,人人必備!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 主題與應用領域
本標準了產品圖片中應表述的內容及表述標準,有利于提升模具工程圖紙的品質,使之能夠更好地具體指導生產制造。本規范適用本企業商品研發部的模具設計方案的商品工程圖紙的設計方案
?
2 內容
2.1 二維工程圖紙
2.1.1 二維工程圖紙務必合乎cad制圖國家行業標準。
2.1.2 用PRO/E手機軟件出二維圖,文檔配備內容應統一。
2.1.3 工程圖紙線框寬、文字大小及線框應統一,粗實線、粗點劃線線框寬為0.5毫米,細實線、浪線、雙曲線、細點劃線,雙點劃線圖形界限為粗實線的1/3,虛線圖形界限為粗實線的1/3,直線長為4mm,直線間距為毫米。字體樣式(數據、文本)字高3.5毫米,線框寬0.35 mm。
2.1.4 圖紙比例按國家行業標準,且復印出的工程圖紙具體占比應與菜單欄中常注占比一致,不允許放縮。應依據產品構造尺寸,復雜性,有效選中繪圖占比,不允許主視圖過小,構造表述不清。不允許尺寸線遍布太密,無法鑒別。
2.1.5 工程圖紙尺寸標明:
2.1.5.1 商品標準在圖上應注出,尺寸的標明應統一標準。
2.1.5.2 工程圖紙應尺寸齊備,恰當、清楚、有效,不錯漏尺寸,尺寸線遍布有效。尺寸的標明應有利于模具的生產加工。
2.1.5.3 關鍵安裝尺寸及關鍵零件、精準定位尺寸、必檢尺寸應標明尺寸公差。其他尺寸標明未注公差等級表。
2.1.5.4 必檢尺寸為商品的安裝、外型的重要尺寸。必檢尺寸后需加編號,編號方式為數據另加圓形。編號應按順序排列,由左至右,自上而下,便于查看。
2.1.5.5 不容易標明的三維斜面標明較大 外觀設計尺寸。
2.1.6 筋板須標出尺寸端尺寸,有傾斜度的位置標明尺寸時務必確立表述標明的尺寸為大端還是小端。
2.1.7 cad圖思路清晰觀點鮮明明亮,除去多余的弧形相斷線。
2.1.8 技術標準的內容應包含:未注壁厚、未注圓弧、未注出模傾斜度、外型規定(如鏡面玻璃、全透明件、噴涂、蝕紋等)、安裝關聯及空隙、必檢尺寸以及它特別要求等。
2.1.9 外型需要紋路的用虛線標明總面積或范疇。
2.1.10 外觀件在圖上用粗雙點劃線注出外型面的部位。
2.1.11 二維圖中運用細實線標明分析面的部位并且用文字描述。
2.1.12 不允許設進膠口的部位及不允許有頂出印痕的部位在圖上標明。
2.1.13 若脫模方位與商品安裝方位不一致,一般按商品脫模方位繪圖,工程圖紙上運用箭頭符號標明商品安裝方位及標準,并文字描述。
2.1.14 應標出工程圖紙的情況,更換工程圖紙有獨特標明。
2.1.15 二維圖應與三維圖保持一致。三維圖變更,二維圖應同歩升級。
2.1.16 為了更好地便于建筑識圖,在二維工程圖紙適度部位提升三維軸側圖。
?
3.1 三維立體圖
3.1.1 三維立體圖全部構造運用實體線(Solid)表述,且不允許錯漏構造或與二維圖不統一。
3.1.2 三維圖上與脫模方位及導軌滑塊、抽芯健身運動方位豎直的商品內外表層均需加出模傾斜度,傾斜度尺寸以0.5°~1o為宜。加傾斜度前要確立商品的各分析面的部位及商品的安裝、外型規定,以明確傾斜度的方位及尺寸。需插穿的部位需加1o至3o的傾斜度。在容許的狀況下,傾斜度越大越好。筋板應在確保抗壓強度。一般 模具設計任務書由結構設計師與模具室內設計師依據成型塑料商品制件的設計任務書明確提出,模具設計方案工作人員以成型塑料商品制件設計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根據設計制作模具。
3.2 搜集、剖析、消化吸收初始材料
搜集整理相關制件設計方案、成型加工工藝、成型機器設備、機械加工制造及獨特生產加工材料,以便設計方案模具時應用。
⑴消化吸收塑料制件圖,掌握制件的主要用途,剖析塑料制件的工藝性能,尺寸精度等技術標準。比如塑料制件在表面樣子、色調清晰度、性能指標層面的規定是啥,塑料件的幾何圖形構造、傾斜度、鑲件等狀況是不是有效,溶接痕、縮松等成型缺點的容許水平,是否噴涂、電鍍工藝、熱接、打孔等后生產加工。挑選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大的尺寸開展剖析,看一下可能成型尺寸公差是不是小于塑料商品制件的尺寸公差,可否成型出符合規定的塑料商品制件來。除此之外,也要掌握塑料的熔融及成型加工工藝主要參數。
⑵消化吸收加工工藝材料,剖析加工工藝設計任務書所明確提出的成型方式、機器設備型號規格、原材料規格型號、模具結構特征等規定是不是適當,可否貫徹落實。成型原材料理應考慮塑料制件的抗壓強度規定,具備好的流通性、勻稱性和各向異性、耐熱性。依據塑料制件的主要用途,成型原材料應考慮上色、電鍍金屬的標準、裝飾藝術能、必需的延展性和塑性變形、透光性或是反過來的反射面特性、膠接性或是電焊焊接性等規定。
三、挑選成型機器設備
依據成型機器設備的類型來開展模具,因而務必熟識各種各樣成型機器設備的特性、規格型號、特性。比如針對注塑機而言,在規格型號層面理應掌握以下幾點:注入容積、鎖模工作壓力、注入工作壓力、模具安裝尺寸、壓射設備及尺寸、噴頭孔直徑及噴頭曲面半經、進膠口套精準定位圈尺寸、模具較大 薄厚和最少薄厚、模版行程安排等,實際見有關主要參數。要基本可能模具外觀設計尺寸,分辨模具可否在選定的注入手機上下載和應用。
四、實際構造計劃方案:
⑴明確模具種類,即注入模等。
⑵明確模具種類的關鍵構造挑選理想化的模具構造取決于明確必不可少的成型機器設備,理想化的凹模數,在肯定行得通的標準下會使模具自身的工作中考慮該塑料制件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制造經濟發展的規定。對塑料制件的生產工藝規定是要確保塑料制件的幾何圖形樣子,表層光滑度和尺寸精度。生產制造經濟發展規定是要使塑料制件的低成本,生產制造高效率,模具能持續地工作中,使用期限長,節約人力資本。
危害模具構造及模具某些系統軟件的要素許多,很繁雜:
①凹模布局。依據塑料件的幾何圖形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規定、大批量尺寸、模具生產制造難度系數、模具成本費等明確凹模總數以及排序方法。針對注入模而言,塑料制件精度為3級和3a級,凈重為5克,選用硬底化澆筑系統軟件,凹模數取4-6個;塑料制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原材料為部分結晶材料,凹模數可用16-20個;塑料制件凈重為12-16克,凹模數取8-12個;而凈重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凹模數取4-八個。針對無定形的塑料制件提議凹模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再次提升塑料制件凈重時,就非常少選用兩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制件,數最多凹模數相較強調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加至50%。
②明確分析面。分析面的部位要有益于模具生產加工,排氣管、出模及成型實際操作,塑料制件的工藝性能等。
③明確澆筑系統軟件(主澆道、分澆道及進膠口的樣子、部位、尺寸)和排放系統(排氣管的方式、排氣管槽部位、尺寸)。
④挑選壓射方法(小鏈、頂管施工、推板、整體式壓射),決策側凹解決方式、抽芯方法。
⑤決策制冷、加溫方法及加溫制冷管溝的樣子、部位、加溫元器件的安裝位置。
⑥依據模具原材料、抗壓強度測算或是工作經驗數據信息,明確模具零件薄厚及外觀設計尺寸,外觀設計構造及全部聯接、精準定位、導向性件部位。
⑦明確關鍵成型零件,零部件的結構形式。
⑧考慮到模具各一部分的抗壓強度,測算成型零件工作中尺寸。之上這種難題假如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當然就解決了。這時候,就應當下手繪圖模具構造手稿,為宣布制圖做好提前準備。
⑨繪圖模具圖規定依照我國制圖標準繪圖,可是也規定融合我廠規范和我國未要求的加工廠習慣性方式。在畫模具裝配工藝圖以前,應繪圖工藝流程圖,并要合乎制件圖和加工工藝材料的規定。自下道工藝過程確保的尺寸,應在圖標注寫標明"加工工藝尺寸"字眼。假如成型后除開維修毛邊以外,再不開展別的機械加工制造,那麼工藝流程圖就與制件圖完全一致。在工藝流程圖下邊最好是標明制件序號、名字、原材料、原材料縮水率、制圖占比等。一般 就把工藝流程繪畫在模具裝配工藝圖上。
A、繪圖裝配工藝框架圖
??
繪圖裝配工藝圖盡可能選用1:1的占比,先由凹模逐漸繪圖,正視圖與其他主視圖另外繪制。模具裝配工藝圖應包含以下幾點:
①模具成型一部分構造
②澆筑系統軟件、排放系統的結構形式。
③分析面及分模取貨方法。
④外觀設計構造及全部聯接件,精準定位、導向性件的部位。
⑤標明凹模高寬比尺寸(不強求,依據必須)及模具整體尺寸。
⑥輔助軟件(取貨卸模專用工具,校準專用工具等)。
⑦按序將所有零件編號編出,而且填好統計表。
⑧標明技術標準和使用說明書。
B、模具裝配工藝圖的技術標準內容:
①針對模具一些系統軟件的特性規定。比如對壓射系統軟件、導軌滑塊抽芯構造的安裝規定。
②對模具機械加工工藝的規定。比如模具安裝后分析面的迎合面的迎合空隙應不超0.05mm模具上、 下邊的平面度規定,并強調由安裝決策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規定。
③模具應用,裝拆方式。
④抗氧化解決、模具序號、印字、標識、骨架密封、存放等規定。
⑤相關試件及檢測層面的規定。
C、繪圖所有零件圖由模具裝配工藝圖拆畫零件圖的次序應是:先內后外,先繁雜后簡易,先成型零件,后構造零件。
①圖型規定:一定要按占比畫,容許變大或變小。主視圖挑選有效,投射恰當,布局恰當。為了更好地使生產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于安裝,圖型盡量與裝配工藝圖一致,圖型要清楚。
②標明尺寸規定統一、集中化、井然有序、詳細。標明尺寸的次序為:先標關鍵零件尺寸和脫模傾斜度,再標明相互配合尺寸,隨后標明所有尺寸。在非關鍵零件圖上先標明相互配合尺寸,后標明所有尺寸。
③粗糙度。把運用數最多的一種表面粗糙度標于工程圖紙右上方,如標明"其他3.2。 "其他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層各自標明。
④其他內容,比如零件名字、模具圖號、原材料型號、熱處理工藝和強度規定,金屬表面處理、圖型占比、隨意尺寸的生產加工精度、技術性表明等都需要恰當填好。
D、審校、審圖自身審校的內容是:
①模具以及零件與塑料件工程圖紙的關聯,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料、強度、尺寸精度,構造等是不是合乎塑料件工程圖紙的規定。
②塑料制件層面塑料料流的流動性、縮松、溶接痕、裂開,出模傾斜度等是不是危害塑料制件的性能指標、尺寸精度、工藝性能等層面的規定。設計圖案是否不夠,生產加工是不是簡易,成型原材料的縮水率采用是不是恰當。
③成型機器設備層面:注入量、注入工作壓力、鎖合模力是否足夠,模具的安裝、塑料商品制件的型芯、出模是否難題,注塑機的噴頭與嘵口套是不是恰當地觸碰。
④模具構造層面:
a.分析面部位及深度加工精度是不是滿足要求,是否會產生溢料,出模后是不是能確保塑料制件留到有頂
出設備的模具一邊。
b.出模方法是不是恰當,營銷推廣桿、推管的尺寸、部位、總數是不是適合,推板是否會被型芯卡死,是否會導致擦破成型零件。
c.模具溫度調整層面。電加熱器的輸出功率、總數;制冷物質的流動性路線部位、尺寸、總數是不是適合。
d.解決塑料制件制側凹的方式,脫側凹的組織是不是適當,比如斜導柱抽芯組織中的導軌滑塊與擺桿是不是互相影響。
e.澆筑、排放系統的部位,尺寸是不是適當。
f.設計圖
g.cad零件圖上各模具零件安裝 位置是不是適當,表明得是不是清晰,是否忽略
h.零件圖上的零件序號、名字,制做總數、零件內制還是購入的,是標件還是非標件,零件相互配合解決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處的調整生產加工及容量,模具零件的原材料、熱處理工藝、金屬表面處理、表層深度加工水平是不是標識、描述清晰。
⑤零件關鍵零件、成型零件工作中尺寸及相互配合尺寸。尺寸數據應恰當準確無誤,不必使經營者計算。
⑥查驗所有零件圖及裝配工藝圖的主視圖部位,投射是不是恰當,怎么畫是不是合乎繪圖國家標準,是否忽略尺寸。
⑦校對生產加工特性:(全部零件的幾何圖形構造、主視圖怎么畫、尺寸標等是不是有益于生產加工)
⑧復算輔助軟件的關鍵工作中尺寸審圖師正常情況下按設計師自身審校新項目開展;可是要偏重于構造基本原理、使用性能及實際操作安全性層面。審批后并簽名。并由有生產制造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核查,會簽、查驗生產制造工藝性能,隨后才應送模具生產車間。
來源于:微注塑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