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推行電子取樣盒?每年可少用百萬只塑料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10月19日早上6時30分,新安認知農貿市場檢測員像以往一樣趕到每個貨攤任意抽樣檢驗蔬菜水果、魚類等農副食品,但與以前不一樣的是,抽樣檢驗試品被一一密封性在了形近“樂扣”的全透明取樣盒中,根據掃描儀盒上二維碼,一盒盒的試品隨后開始了“感受”之行。新聞記者從當日舉辦的全市農貿市場迅速檢測互聯網全覆蓋推動大會上獲知,該銷售市場在全市首先選用電子器件取樣盒開展快檢,根據二維碼固定不動農副食品身份證信息,包含貨攤部位、取樣種類、取樣時間、檢測結果等。取樣盒的引進,除開確保試品信息內容的精確性,另外取代了過去包裝袋的應用,全市營銷推廣應用后,預估每一年可以少用最少一百萬只包裝袋。
日常生活在新安街道社區的周邊住戶細心注意會發覺,新安認知農貿市場內近期多了一個“玻璃陽光房”,靠近一看,原來是新創建的食品迅速檢測室。“每天6時30分逐漸從每個貨攤取樣檢測,每日要檢測15個批號,檢測數據信息即時提交至市食品安全防范服務平臺,數據信息沒法補報,沒法改動,沒法作假。”銷售市場運營方稱,檢測室全夾層玻璃構造,供群眾全過程監管,被抽樣檢驗出的不過關食品將所有消毀。據統計,歷經一個月的試運轉,該銷售市場在全市第一個完成了“數字化取樣”“智能化系統前解決”“檢測提交”“可監管消毀”等4個閉環控制步驟,為此確保從田間推向市場的“菜籃”更為安全性。除此之外,顧客將電子稱搞出的銷售單據在“肉類食品蔬菜水果追朔觸摸查詢機”上掃描儀一下,便可查看到實際市場批發及出產地,完成菜肉商品來源于可溯、動向可查、義務可糾。
據了解,常熟市現有273家農貿市場,2020年方案在這其中123家新創建食品安全性檢測室,配置食品快檢機器設備和檢測工作人員。現階段,新吳區、惠山區已提早完成農貿市場食品快檢機器設備、食品安全性網絡視頻監控“兩個全覆蓋”,一個從取樣、檢測到不過關應急處置的發售食品全傳動鏈條監管管理體系已經全市鋪平。
來源于:無錫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