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5G應用創新實驗室落地榆林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12月17日,化工行業5G應用研討會暨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舉行。正在榆林開展行業數字化建設及煤化工產業發展調研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等為實驗室揭牌。
圖為與會嘉賓為實驗室揭牌。
陜煤集團總經理助理、陜煤榆林化學公司董事長宋世杰介紹,該實驗室由榆林化學公司攜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化工行業深度融合,以榆林化學為支點先行先試,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打造化工行業5G+安全生產應用示范。利用榆林化學應用場景實踐、5G工業終端及網絡性能等進行測試評估關鍵技術與設備驗證,為行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5G應用高性價比方案,并制定化工行業5G應用標準。
傅向升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加快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是當今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化工行業5G聯合創新實驗室將推動行業互聯網研發創新、平臺發展、應用示范和產業培育,打造化工企業與高新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優秀范例。“十四五”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將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圍繞企業生產經營、設備管理、安全環保、供應鏈協同等業務環節,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智能工廠、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在致辭時說,陜煤集團按照“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治理化、數據價值化”的思路,全力推動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構建了1個集團決策大腦、4個智慧協同網絡、N個智慧生產引擎、1個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數字化融合服務體系和1套安全管理機制的“14N121”數字化戰略體系,形成了智能礦井、智能工廠、智慧生態的發展態勢。
研討會上,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儀綜所所長歐陽勁松解讀了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華為公司、中國移動有關負責人作了發言交流。會前,與會嘉賓參觀了陜煤榆林化學中央控制室、5G聯合創新實驗室。
據了解,作為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煤化工項目,陜煤榆林化學公司建設的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一期工程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和熱解啟動工程,目前已完成總投資的88%,預計明年6月底建成試生產。該公司瞄準全球領先的煤化工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采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貫穿企業的經營、生產和控制3個層面,實現智能巡檢、應急指揮、特殊作業監控、遠程設備操控等智能應用。目前,全廠規劃的24座5G基站已建成18座,基礎及詳細設計階段數字化交付已完成,集成了30萬個3D模型組件、6589張工藝流程圖等設計、采購數據,成為國內最大的數字化交付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