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星:Creora 3D Max氨綸如何解決高彈性可循環牛仔褲的難題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隨著行業觀察家和消費者對品牌和工廠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通過重復使用來減少牛仔褲對環境的影響,牛仔褲越來越被要求達到循環標準。
作為回應,企業正在尋求開發更容易回收的牛仔布。許多公司正在遵循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的牛仔褲再設計指南,以實現可回收牛仔褲。截至7月,有94家生產商簽署了該計劃,包括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零售商,如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GAP、H&M、Levi Strauss & Co.、Primark和Urban Outfitters,以及上游工廠合作伙伴。
牛仔褲再設計的標準是為了創造出同時更耐用、更容易拆卸和回收的牛仔褲。在這些準則中,有一條規定要求牛仔褲至少使用98%的纖維素材料,如棉、麻、亞麻、萊卡纖維或莫代爾。這只留下2%的內容用于彈性或合成材料。
根據牛仔褲再設計項目的兩年進展報告,由于零售商尋求為習慣于高彈性和舒適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保持2%的限制已被證明是參與者的首要挑戰之一。這種對彈性牛仔褲的需求涉及不同的風格和部門。根據NPD集團的數據,在截至2020年1月的12個月里,有彈性的男式牛仔褲的銷售額增長了40%。在同一時期,女性彈性牛仔褲增長了8%,在上一年售出的所有女性牛仔褲中,88%有一些彈性元素。即使是像媽媽牛仔褲和寬腿褲這樣的時髦版型,也經常有一些彈性元素。
根據曉星公司紡織品全球營銷總監Mike Simko的說法,高彈性和循環性可以兼容。這家氨綸制造商旨在幫助牛仔褲再設計項目的參與者提高符合計劃標準的牛仔褲的數量。
Simko說:“很明顯從一開始,人們已經表明他們想要彈性。問題變成了,氨綸行業如何做出反應,并使它從投入開始就具有可持續性和循環性。"
該行業希望牛仔布的拉伸率超過50%,最多增長5%。傳統的氨綸可以提供伸展性,但恢復性不會達到標準--無論紡織品中氨綸的百分比如何。為了達到所需的恢復力,典型的解決方案是將聚酯纖維與氨綸混合,形成一個雙核心,可以更有效地反彈。一種解決方案是將纖維素纖維與彈性聚酯和彈性纖維結合起來,以達到恢復的目的,但這種增加的聚酯含量意味著合成紗線占成品服裝的12%至16%,使牛仔布無法達到牛仔褲重新設計的98%的門檻。
曉星的creora 3D Max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以實現拉伸和可回收性的平衡,因為它即使作為織物成分的一小部分也能提供高性能的拉伸。這種紗線將典型的聚酯核心換成了氨綸,創造了一種完全伸展的材料,保留了聚酯-氨綸組合的回收特性。
除了更強的恢復能力外,3D Max還提供了質量上的改進。滌綸成分的染色方式與棉不一樣,導致潛在的顏色缺陷,如白點。相比之下,通過消除聚酯并將合成物減少到僅占紡織品的2%,Creora 3D Max可以防止不規則的染色問題。此外,滌綸對日益流行的生態友好型激光整理工藝的反應也不理想。
目前,3D Max被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土耳其和中國等市場的17家不同工廠所使用。
香港Panther Denim公司的銷售總監助理Sam Chan說:“主要的牛仔布品牌對環保處理很感興趣。曉星的creora 3D Max使我們能夠通過不使用聚酯來生產可回收的高彈性和激光友好型牛仔布。”
位于土耳其的creora 3D Max客戶Kipas目前有一半的生產使用可持續材料。Kipas的開發總監Hurriyet Ozturk說:“我們與曉星的合作使我們能夠為我們的品牌合作伙伴提供許多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為了改善氨綸的生命周期評估,曉星已經開發了creora regen氨綸,它由100%的消費前廢物制成,比傳統的氨綸的碳足跡小67%。該公司還推出了一種生物基氨綸,用化石燃料投入換取玉米,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從大氣中提取碳。雖然目前還沒有生物基或再生版本的creora 3D Max,但曉星正在研究這些品種。
為了使氨綸不被填埋,研究人員正在調查可生物降解的彈性纖維的潛力。曉星公司是探索分解彈性紗線的酶項目的一份子。
Simko說:“氨綸行業正在變革中。現在,我們不僅在關注投入,而且還在考慮壽命終結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