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渣滓”禁令再次晉級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泰國政府下了命令,禁止廢塑料及電子廢物的進口,而處理及再生廢塑料的工廠必須要有資質才可繼續經營。
在塑料垃圾通往中國的大門關閉后,此前有外媒稱,專家警告,泰國政府推動當地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的政策已導致當地塑料垃圾進口激增,泰國很可能成為全球“垃圾之國”。
東南亞國家也開始禁止洋垃圾進口了
自中國實行“禁廢令”后,大量廢料被迫轉移到東南亞,而現在,部分東南亞國家也開始禁止洋垃圾的進口了。
越南待處理的集裝箱積壓過多,于6月下旬停止接受四個月的廢塑料。
馬來西亞也在檢討本國的塑料廢品進口政策。
泰國7月2日起嚴禁進口廢塑料和電子垃圾。
在過去20年間,世界上約一半的可回收物品都被運往中國。如此龐大的數量,很多國家以至于難以應付,開始出現拒收廢塑料的現象。
中國廢塑料協會會長黃楚祺表示, “最新的變化對回收商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尤其是那些由于中國禁廢令而將業務從中國轉移的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將不得不再次撤回他們的業務,甚至可能在工廠開始運營之前就遭受巨大損失。”
黃楚祺在此前估計,中國政府打擊廢塑料進口之后,中國的塑料回收公司中約有20%已經將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主要是東南亞地區。
中國方面,“禁廢令”也進一步升級。繼2017年底禁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后,工業源廢塑料也即將禁止進口!
工業來源廢塑料2018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
日前,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關于調整 <進口廢物管理目錄> 的公告》,分批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 進口廢物管理目錄>
將廢五金、廢船、廢汽車壓件、冶煉渣、工業來源廢塑料等16種固體廢物調整為禁止進口,自2018年12月31日起執行;
↑↑↑ 2018年年底調整為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目錄
備注:海關商品編號欄僅供參考。
將不銹鋼廢碎料、鈦廢碎料、木廢碎料等16種固體廢物調整為禁止進口,自2019年12月31日起執行。
↑↑↑ 2019年年底調整為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目錄
備注:海關商品編號欄僅供參考。
再生塑料國內供應不足
2018年,“進口”、“環保”仍是壓在廢塑料再生利用行業身上的兩座大山。
隨著塑料制品數量不斷增大,廢棄塑料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廢塑料回收再利用變得越來越重要。
廢塑料回收造粒是中國主要的回收手段之一,然而因為回收制度不完善,導致國內大量再生塑料企業靠進口廢塑料來生產。
中國“禁廢令”實施后,大量以進口廢塑料為生產原料的再生企業失去生產原料來源,原料的穩定性成為再生塑料企業的一大難題。
2017年廢塑料進口總量同比下降20.7%
6月19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
廢塑料進口情況
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廢塑料進口總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0.7%。
↑↑↑ 2016-2017年中國主要再生資源進口情況
自2015年起,中國主要再生資源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廢塑料下降趨勢明顯。
2014年廢塑料進口量為825.4萬噸,2017年進口量582.9萬噸,下降了29.4%。
↑↑↑ 2013-2017年中國再生資源進口趨勢圖
廢塑料回收情況
2017年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為1693萬噸,較2016年的1878萬噸下降了185萬噸,降幅為9.9%。
但得益于廢塑料市場供不應求現狀,廢塑料價格持續走高,國內廢塑料回收總值1081億元,較2016年仍有12.9%增幅,同時廢塑料行業整體盈利水平較2016年有所提高,部分產品盈利提高50%-60%。
↑↑↑ 2013-2017中國廢塑料回收情況
廢塑料回收趨勢預測
受環保督察常態化、進口政策調整、國內需求旺盛、國際原油價格等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規范經營的大型廢塑料回收利用企業將會加速發展。
行業競爭逐步向中高端領域滲透,行業發展潛力進一步顯現,進而帶動國內廢塑料回收體系不斷完善,回收量較上年將小幅增加,園區化發展將是未來廢塑料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同時,企業也將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廢塑料回收分選技術設備,提高分選加工效率,提升再生塑料品質。
有條件的企業選擇在國外建廠,將廢塑料加工成再生顆粒進口到中國來應對政策變化。
進口再生顆粒或迎來契機?
在政策完成過程中,雖然對廢塑料有了禁令,但是對再生顆粒這方面,沒有明顯限制,這將對進口顆粒是重大利好。
未來對于進口再生顆粒而言,來源更多的轉向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進口顆粒的貿易商方面,由于許多進口毛料貿易商開始紛紛問詢進口顆粒事宜,導致國外的再生顆粒供應商坐地起價,國內環保檢查正盛,貨源趨緊,部分再生塑料亦是水漲船高。
來源:CHINAPLAS國際橡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