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品中增塑劑禁令加嚴,玩具出口產業面臨考驗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據美國日用品安委會(CPSC)最新動態,CPSC將于近日明確相關限定兒童用品中增塑劑應用的最后標準,并于2017年10月18日開展決議。本次將要決議的最新政策關鍵根據是CPSC在2014年公布的專項調查匯報和依據匯報制訂的政策法規議案。如最后標準與提案一致,美國玩具及少年兒童護理用品中執行強制永久性禁令的增塑劑將由目前的3種提升到8種,嚴格水平將大幅度提升,出口企業需高度關注。
美國2008年公布的日用品安全性改善法令(CPSIA)要求,因為對少年兒童泌尿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DEHP、DBP和BBP三類鄰苯增塑劑被執行永久性禁令,DINP、DIDP和DNOP三類鄰苯增塑劑被執行臨時禁令。2014年7月18日,CPSC的漫性傷害咨詢顧問工作組(CHAP)歷經四年的調查分析,宣布公布了玩具和少年兒童護理用品中鄰苯二甲酸酯以及替代品的傷害數據分析報告,內容包含兒童用品中涉及到的各種增塑劑(包含CPSIA沒有注明的)。依據CHAP匯報,CPSC于2014年底公布了《含特定增塑劑的玩具及兒童用品禁令》的政策法規提案。提案要求將保持對DEHP、DBP、BBP的永久性禁令,將DINP臨時禁令升級為永久性禁令,撤消對DIDP和DNOP的臨時禁令。另外,提升對DIBP、DPENP、DHEXP和DCHP四種鄰苯增塑劑執行永久性禁令。CPSC本應在提案公布的第二年明確最后標準并宣布公布,但該最新政策一拖再拖無法頒布。本次決議預估將使所述政策法規提案宣布起效。依據CPSIA要求,被列入禁令就代表著該化學物質的成分不可超出0.1%,不然將被視作不過關。
玩具等兒童用品是在我國的關鍵出口產品,僅寧波市港口2020年1-7月出口值已超出5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27%,在其中美國銷售市場占約三成。因為所述最新政策涉及到的增塑劑諸多,除開DEHP、DBP等較為普遍外,公司對別的增塑劑相對性生疏,風險性需多方面關心。尤其必須留意的是,在我國于2016年1月執行的強制玩具規范GB6675-2014關鍵參考歐盟標準,限定目標包含DEHP等六類普遍增塑劑,而美國將增加永久性禁令的DIBP、DPENP等增塑劑,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并未設置限定,有關提案根據后,將對在我國玩具出入口產業鏈造成很大危害。
檢驗檢測權威專家提示出口企業:一是重視歐美國家技術性政策法規的動態性。提升內容講解,并將技術要求解決工作中列入公司品質監管管理體系,提升風險防控工作能力。二是認真落實出入口前的符合性測試。檢驗是保證產品品質的最終確保,出入口兒童用品應嚴苛依照有關規范和政策法規規定、開展增塑劑、重金屬超標等高危新項目的符合性測試,并將匯報做為隨附文檔出示給顧客,減少被抽樣檢查幾率。三是持續提升質量管理方法創新能力。公司應以安全性、環境保護為突破口,逐漸創建健全的原輔材料體系管理和設計產品審批體制,并提升生產制造階段的工藝管理,從根源預防質量風險,提升產品質量水準。
來源于:環球塑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