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王”邊角料高效回收再使用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7月24日湖州一生產車間內,一臺塑料干研磨機正在不停運轉,正在研磨PTFE氟塑料(俗稱“塑料王”)的生產邊角料。“從前用砂輪機每天只能磨10多公斤,現在用我發明的研磨機每天可以研磨300多公斤,遠銷意大利、土耳其、越南、日本等國。”近日,在浙江德清某氟塑制品加工廠,工人蔡建國驕傲地告訴記者。
這臺塑料干研磨機、加上一組水研磨機,實現“塑料王”邊角料高效回收再利用,也讓蔡建國獲得了10本專利證書。
PTFE氟塑料從氟石中提煉得來,具有耐酸、耐堿、耐寒、耐高溫等特點,被廣泛運用于電氣、航天航空、國防軍工等領域。
?
蔡建國發明的塑料干磨機
但是,也由于“塑料王”的這些特點,其加工邊角料的處理成為難題。10多年前,“塑料王”邊角料處理以填埋為主,但其埋在地下一百年不能降解,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
近年來,中國氟塑協會反復明令,要充分利用氟塑下腳料,減少污染。許多生產氟塑的廠家開始思考“塑料王”邊角料的“前途”。
有些廠家嘗試利用砂輪機研磨邊角料,再將粉末收集,經工藝處理再生回用。但是,砂輪機不間斷連續研磨會產生高溫,易致砂輪爆裂,產生危險。此外,砂輪機每日只能研磨10多公斤邊角料,效率、效益不容樂觀。
同樣,“塑料王”邊角料的研磨回收也激發了蔡建國的思考。
“如果我有一臺高效能的研磨機,就可以將邊角料低價回收,加工成價值更高的正料。”蔡建國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市場空間”。
畢業于德清技工學校(現湖州技師學院)的蔡建國有多年生產經驗,對氟塑較為了解。而讀書時所學的機械與電氣知識,也讓他信心倍增。
拆卸舊機器、制作部件、添置量具……蔡建國試了改,改了試,圖紙一張又一張,漸漸堆高。
“有時候,我睡覺做夢想的都是研磨機。驚醒時,就趕緊爬起來把夢里的靈感記下來。”談起研磨機的試制經歷,蔡建國回憶說,“從2003年到2008年,我天天都在倉庫里,一個人既當設計師,又兼任車工、鉗工、電焊工等等。”
“我永遠不會忘記2008年年底,那幾天下的大雪,從我出生以來都沒有見過。正是那天,研磨機的各個部件到整機組合試驗完全成功!”說到試機成功,蔡建國非常興奮,連聲音也高了八度。
“走出車間已是后半夜,街上都是厚厚的雪,路上空空蕩蕩。我想,今天,我也可以安然入睡了。”
記者了解到,蔡建國發明制作的塑料干磨機一天能研磨PTFE氟塑300多公斤,可實現24小時連續運轉;水研磨機一組機器同時運轉,只需一人看管,產能翻幾十倍。
蔡建國成功研制研磨機的消息一經傳開,同行紛紛前來觀摩,訂單紛至沓來。如今,研磨機已賣出數百臺,為眾多氟塑料加工廠解決了邊角料無處填埋的難題,更為生態環保作出貢獻。
蔡建國的研磨機不僅為國內工廠所青睞,更是在德清某外貿公司的介紹推廣下,遠銷意大利、土耳其、越南、日本等國。
蔡建國很是寶貴地拿出厚厚一大疊用牛皮紙包好的小冊子。這些正是蔡建國發明研磨機而獲得的專利證書,其中9本《實用新型專利證書》、1本《發明專利證書》。
“九個新型專利部件才構成一個發明專利。”蔡建國的老師沈示春告訴記者,“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沉甸甸的專利證書承載了蔡建國太多的心血。”
目前,蔡建國研發的塑料研磨機仍在不斷改進中,現已誕生第六代產品。
來源: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