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66產業東風已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長期以來,我國尼龍66自給率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核心原材料己二腈技術未實現突破。不過,在汽車輕量化和環保節能的趨勢下,尼龍66需求不斷上升,而伴隨著國內己二腈生產技術的突破,推動著尼龍66產業發展的東風已徐徐吹來。
眾所周知,尼龍66產業面臨的發展壁壘很高,在全球呈現寡頭壟斷格局。目前尼龍66主要供應商有英威達、杜邦、首諾、羅地亞、巴斯夫、蘭蒂奇旭化成等,CR5高達80%。
尼龍66由于長期受制于關鍵原料己二腈短缺而無法實現更大規模應用。己二腈的生產工藝較長,催化劑體系復雜,反應物中還含有劇毒的氰化物,技術壁壘更高。全球約75%的己二腈產量僅自用,參與貿易流通的較少,只有美國英威達有部分己二腈外銷。所以,國外企業通過控制己二腈即可把控全球尼龍66的供給。
從國內來看,直到2015年天辰公司突破丁二烯法己二腈技術路線,才實現破局。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共有約7家尼龍66生產企業,總產能達到56萬噸,產量達到38.7萬噸,產能利用率69.2%。其中,產能最大的企業是英威達纖維(上海)有限公司,其次是平頂山神馬工程塑料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華峰集團有限公司。
據了解,目前國內正在加緊建設尼龍66產業鏈項目。比如華峰集團全資子公司重慶華峰聚酰胺有限公司規劃投資60億元,建設30萬噸/年己二腈、30萬噸/年己二胺和30萬噸/年尼龍66裝置。目前,一期5萬噸/年己二腈、5萬噸/年己二胺裝置已建成投產;二期正在進行土建施工,預計將于202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此外,天辰齊翔規劃的100萬噸/年尼龍66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項目正在建設中,包括30萬噸/年丙烯腈聯產氫氰酸裝置、20萬噸/年己二腈裝置和20萬噸/年尼龍66等裝置,擬于2022年初投產。
從需求來看,根據IHS數據,2018年全球尼龍66消費中約40%用于合成纖維領域,60%用于工程塑料領域。尼龍66在合成纖維領域的需求趨于穩定,未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尼龍66產品在高檔民用領域的需求將會有所增長。
在工程塑料領域,尼龍66用于汽車、電氣和電子、工業機械領域的占比較高,分別為45%、16%、11%。尼龍66改性后主要用于汽車零部件生產。隨著汽車市場的復蘇以及汽車輕量化趨勢的拉動,應用于汽車業的工程塑料將成為帶動尼龍66需求的主要動力。
華安證券分析師劉萬鵬認為,2025年全國尼龍66總需求量將在132萬噸左右,2021~2025年年均復合增速為25%;2030年全國尼龍66總需求量將在288萬噸左右,2026~2030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7%。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現有尼龍66產量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仍需進口尼龍66。但國內尼龍66消費中凈進口占比逐年下降,供給結構逐漸優化,進口替代效應日益增強。隨著國內尼龍66生產技術的成熟,尼龍66全產業鏈結構調整將帶來更大的進口替代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尼龍66的應用和需求空間,國內尼龍66行業或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