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廢令”后,海關對違禁的固廢退運打擊嚴厲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禁廢令”出來以后,海關對于違禁的固廢退運、打擊更加嚴格,查處案例也隨之加。
近日,在南京海關隸屬江陰海關監管下,一批77.82固體廢物在江陰港口退運出境。這批貨物為江陰某公司自馬來西亞進口,申報品名為“聚丙烯再生顆粒”,經鑒定實為國家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
無獨有偶,在南京海關隸屬連云港海關監管下,50.1進境廢塑料被退運出境。
日前,山東某公司向連云港海關申報自日本進口一批“PE塑料顆粒”,后經鑒定實為“其他塑料的廢碎料及下腳料”,為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連云港海關隨即要求企業退運出境。
這是連云港海關11月份退運的第2批固體廢物,此前查獲的電子“洋垃圾”已于11月2日退運,兩批固體廢物總重139.3。
自“洋垃圾”禁止進口以來,以肉眼可以判斷的固體廢物幾乎不見。為逃避監管,固體廢物被改頭換面,不法分子采用偽報、瞞報為外觀近似的“影子商品”或夾帶在正常貨物中,企圖非法闖關。
對此,海關設立了涵蓋18類大類進口固廢鑒定實驗室,運用專業儀器,對固廢樣品進行檢測分析,判斷來源和使用性能。
這類實驗室,在海關實際落地操作中,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助力: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協助拱北口岸,查獲目前國內最大宗的2.7萬礦渣類固體廢物走私案。
僅今1―10月,已鑒定出塑料類固體廢物72批,近4000。
禁令以來,海關截獲非法“洋垃圾”已是屢見不鮮,但一味的查封這些環保不達標的廢塑料企業,給很多再生企業造成恐慌!政府在環保整治的同時,還需要考慮怎樣去更好的引導再生企業發展!
而不是一味的“野蠻”查封,為明徹底禁廢做準備!
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