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丙烯復產,也無法扭轉甲醇過剩格局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搜料網資訊:近期甲醇走勢備受市場關注,也不是因為漲的多厲害,而是在底部弱勢震蕩小半年之后,終于迎來了突破上漲。
在市場給出的諸多上漲理由中,有一條:山東部分久停的甲醇制丙烯(MTP)裝置計劃9-10月份復產,甲醇需求有望提升。這條信息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因為甲醇制烯烴制甲醇的最大需求下游,對甲醇價格走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今天就一起探討下,甲醇制丙烯裝置重啟對甲醇價格可能存在多大的影響。
什么是甲醇制丙烯?
首先需要熟悉幾個概念,以及他們的縮寫,不然大家分分鐘就被CTO、MTO、CTM、MTP和MTG等諸多概念搞暈掉了。
其實不要怕,除了甲醇研究員和產業相關人士,一般人應該都看不懂的符號,下面我們通過諜戰劇常用的加密傳遞信息的方式,給大家逐一破解。
C的意思是“煤炭”,英文Coal的首字母;
T是英文“to”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制”的意思;
M是“甲醇”,記得甲醇期貨代碼是MA就能記住啦;
O是烯烴的意思,一般是指乙烯和丙烯;
P是特指“丙烯”;G是汽油。
下面直接套用翻譯就行了:
CTO:煤炭制乙烯和丙烯,具體工藝是煤→甲醇→乙烯和丙烯;
CTP:煤炭制丙烯,具體工藝是煤→甲醇→丙烯;
MTO:甲醇制乙烯和丙烯,與煤制乙烯和丙烯的不同點在于原料甲醇不用自己生產,需要外購,就是把甲醇買回來以后再生產乙烯和丙烯。
MTP:甲醇制丙烯,只產丙烯,沒有乙烯,不像MTO一樣腳踏兩條船。
那乙烯和丙烯又是什么?
大家只要知道甲、乙、丙、丁對應著1、2、3、4就行了,這樣就是知道乙烯是2個碳,而丙烯是3個碳,就OK了,并且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可以輕松的和它們下游產品對應起來。比如,乙二醇對應的原料是乙烯,環氧丙烷對應原料是丙烯。
另外很多時候,會將CTO、CTP、MTO、MTP等合稱為甲醇制烯烴。
甲醇制烯烴現狀:20%的裝置是影響甲醇價格的核心因素
甲醇制烯烴是甲醇最大消費下游,約占甲醇消費市場的50%,對甲醇行情有著重要的影響。2018年10月,華東某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停車,直接導致甲醇供需格局反轉,造成甲醇期貨主力暴跌1000多點,也是甲醇本輪熊市周期開啟的導火索。
根據甲醇來源的不同,可以將甲醇制烯烴分為外采甲醇制烯烴和一體化裝置。
一體化裝置,就是自己使用煤炭生成甲醇,然后使用生成出來的甲醇生產烯烴產品,一般可以分細分為兩類:CTO和CTP。
由于一體化裝置的甲醇屬于自產自用的,一般對甲醇市場的影響不大,其實對價格影響最大就是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的運行情況。
外采甲醇制烯烴,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從外面購買甲醇然后生成烯烴產品,可以細分為MTO和MTP裝置。
自2010年開始,甲醇制烯烴裝置陸續投產,目前建成的裝置有35-40套(部分裝置因虧損技改或拆除),產能約1600萬噸,理論對甲醇年消耗量約4800萬噸,約占甲醇總消費量的50%附近,其中外采甲醇制烯烴產能約650萬噸,理論外采甲醇量1950萬噸,約占甲醇總消費量的20%左右,其實就是這20%對甲醇的價格形成了關鍵影響。
外采甲醇制烯烴企業命運被甲醇價格牽制
油制烯烴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因為石油資源是世界上最為普及的資源,原料來源穩定,并且一般都是大煉化企業,產品很是多元化,單一品種的虧損影響不大,抗風險能力強。但投資建設工廠費用大,原料原油價格波動大,適合能掌握原油資源,資金量大的企業。
煤制烯烴(CTO),是屬于中國的特色發展之路,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是“富煤貧油少氣”,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沒有原油資源,我們只能使用煤炭發展,在科研工作者的艱苦奮斗下,煤制烯烴工藝就誕生了。優點在于,原料成本低,來源穩定;缺點在于,只能在產煤區投產,并且投資規模也很大,適合能掌握煤炭資源,資金量大的企業。
有沒有一種可以擺脫產煤區建廠的限制,并且投資規模也比較靈活的工藝呢?外采甲醇制烯烴(MTO)就應運而生的。其實相當于,煤炭制烯烴的一半工藝,固定投資自然也就少了一半。但是解決兩個問題,又來一個問題,甲醇這個東西是個暴脾氣,波動太大了,成本一旦過高,企業日子過的很不開心。
與外采甲醇制烯烴類似,還有一個工藝是外采甲醇丙烯(MTP),投資規模更小,但只產丙烯,導致產品單一,抗風險能力差,利潤更是牽制于甲醇價格波動。
正是由于MTP投資較小,在2014-2016年不少的中小型化工企業紛紛投產MTP裝置(當時利潤還可以),但是不幸的時候,這些裝置建后,甲醇迎來牛市周期,2016年甲醇價格全年均價約2050元/噸,MTP企業利潤約200元/噸;2018年甲醇價格漲至3100元/噸,MTP企業虧損約800元/噸。造成所有的MTP裝置長期停車。
2018年下半年以來甲醇價格一直下跌,目前再度回到了2014年附近的情況,甲醇低價格,MTP企業高利潤。據卓創報道,因長期虧損,山東多數MTP裝置長期處于停工狀態。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MTP裝置逐步技改甚至拆除。截至目前,魯清石化、玉皇盛世、瑞昌石化、魯深發等多套MTP裝置均被列為淘汰產能,山東地區僅余華濱化工及山東大澤兩套MTP裝置。
MTP裝置復產對甲醇價格有何影響?
綜合市場消息了解,大澤20萬噸的MTP裝置計劃在9月份開車,甲醇需求有著增加5萬噸/月;華濱化工18萬噸MTP裝置在10月份有開車計劃,甲醇需求有望增加4.5萬噸/月。再加上魯西化工(000830,股吧)30萬噸的MTO新裝置投產,月則合計需求增加約17萬噸/月。
最近兩年,甲醇價格之所以跌成這個熊樣,一方面是海外新裝置的集中投產兌現(產能增加900萬噸,其中725萬噸在伊朗),另一方面還有政治因素的主流,導致海外甲醇主產國伊朗、特立尼達和委內瑞拉的甲醇貨源不斷的流入我國市場,最終導致我國甲醇儲罐爆滿。
僅進口方面每月增加25-50萬噸(暫不考慮國內這兩年投產的新裝置),大約需求端MTP裝置復產的17萬噸,因此甲醇供應過剩的格局不會因MTP裝置復產而發生根本性改變,供應過剩的情況還將延續。
另一方面,MTP裝置的復產,對甲醇的需求有所增加,相比于前幾個月,甲醇供需邊際有所改善,因此最近甲醇價格有所走強,在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也不要指望甲醇會上演物極必反的大幅行情。目前甲醇的上漲是提前搶跑四季度的去庫預期。
通過對比往年的歷史情況,認為從時間節點上,在10月之前,甲醇期貨2101合約價格大概率偏強運行為主,10月份以后的價格走勢,取決于去庫是否符合預期,現在的上漲是講供需存在改善的預期故事,進入10月就需要看看預期兌現的程度了(強烈建議參考去年甲醇在8-10月份的走勢情況)策略上:我們傾向在10月之前,多01合約,套利方面,可以關注1-5正套。10月以后看去庫程度,重新評估交易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