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發布的7月數據,2019年7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48.5萬輛,同比下降5.0%,1-7月累積零售量1143.9萬輛,同比下降8.8%。
車市“多云”,何時轉晴?
國五清庫存,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給6月的銷量帶來一定的回暖,但也一定程度上透支下半年的消費需求,7月的乘用車銷量進入雙下滑趨勢,不僅傳統燃油車下滑,“常青樹”新能源汽車也下滑。
但7月的乘用車銷量比乘聯會預期的好,產銷量降幅略小于總體,較上月分別收窄5.5和3.9個百分點。
1-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50.1萬輛和1165.4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5.3%和12.8%。銷量降幅比1-6月繼續收窄。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7月銷量是正式切換至國六的第一個月,雖然預期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收窄,比預期的要好,并且相信在接下來的銷量會有所明顯的的回暖。
大眾逆流而上,最大贏家日系車企
車市普遍過冷的情況下,無論是日系、美系、法系、德系、還是自主品牌,都面臨較大壓力,大多數以銷量同比下滑交出月成績單,但也有逆流而上的。
大眾在車市嚴冬中表現了強大的實力,7月份共交付新車157,373輛(包含奧迪進口車),接近16萬輛大關,逆勢同比增長1.3%,繼續領跑中國市場。
大眾集團銷售總監ChristianDahlheim指出,“本集團下半年開局穩健,在全球市場普遍萎縮的境況下,我們的市場份額再次實現小幅擴增。尤其令人欣慰的是,盡管市場總體走低,我們依然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市場實現了銷量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車市最大的贏家還是——日系。
日系車一直以質量口碑著稱,車市銷量下行中依舊保持堅挺。前十中,占有五席,東風日產、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增速較為明顯是東風本田,同比增幅達到了53.3%。
整體來說,德系與日系維穩;美系呈跌落態勢;韓系由于打折力度較大,7月增幅最大;法系墊底。
車規級LED需求高速增長
據外媒報道,TrendForce旗下事業部LEDinside分析稱,受到全球貿易摩擦及經濟衰退影響,去年全球車市銷量呈現負面成長。2019年,盡管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穩定性仍在繼續,然而新能源汽車卻呈現快速成長趨勢。相較于傳統汽車,由于新能源汽車對LED的需求量較大,LED在各大車燈產品中的滲透率也呈現出逆勢增長。
根據預測,2019年,全球車規級LED收入預期值將達到31.7億美元,2018-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
TrendForce分析師表示:“從全球主流LED供應商的車規級LED收入榜單排名來看,歐司朗光電半導體、日亞化學(Nichia)和亮銳(Lumileds)占據著去年榜單的前三名。
雖然去年中國和美國兩大汽車市場出現下滑,但歐司朗、亮銳和其它供應商的車規級LED產品的營收卻呈現增長或僅僅小幅下滑。特別是亞洲供應商,在該領域的業務營收表現出色。如首爾半導體有限公司在韓國LED供應商中脫穎而出,產品收入取得了穩步增長。”
以億光電子為例,其車規級LED產品的收入約為4800萬美元,促使該公司躋身全球第八的位置,也是唯一一家進入全球LED收入榜單Top10的中國臺灣企業。
隨著LED向小型化發展,前照燈的設計靈活性也隨之提高。據估計,在未來數年內,LED前照燈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增長。
此外,未來還將在汽車內飾中看到更高規格的LED產品用于車內環境照明,實現全彩色和動態氛圍的效果。全彩色LED環境照明產品正被引入高端車型中,產品規格的持續完善,市場的需求繼續增長,車LED燈上下游產業鏈獲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和成熟化發展,車規級LED產品將乘上“快流”。
(來源:蓋世、乘聯會、網絡信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