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稅問題再現轉機,美財長稱中美可能考慮以互惠方式降低關稅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據彭博社、路透社等海外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今天表示,中美之間最終可能會考慮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她認為,降低關稅可以壓低通脹。
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經在關稅方面著手解決問題。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商務部10月31日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美國將以關稅配額制取代在“232條款”下對歐盟輸美鋼鋁產品征收的現有關稅,以緩和美歐已持續三年的鋼鋁關稅爭端。這似乎表明,全球貿易爭端出現了緩和之機。
值得一提的是,耶倫今天還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將很快決定美聯儲主席人選。據新華財經11月1日消息,耶倫稱,相信拜登將“很快”就美聯儲主席人選作出決定,拜登應該任命“經驗豐富、可信”的候選人。
耶倫表態
11月1日,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表示,美國與中國最終可能會考慮以互惠的方式降低一些關稅。
耶倫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關稅往往會推高國內價格,并增加消費者和企業從鋁和鋼等投入品中獲得的成本,這意味著降低關稅將產生壓低通脹的效應。
財政部長和其他官員堅持認為,美國目前的價格飆升是供應鏈瓶頸和能源價格上漲的結果,但通脹應該會在2022年下半年緩解。
此前,中國一再敦促拜登政府取消特朗普征收的關稅。美國官員已恢復排除程序,這可能會導致部分關稅被取消,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考慮更廣泛的取消。
當被問及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是否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時,耶倫表示,“我們的貿易代表曾表示,我們將考慮進一步降低關稅。我們希望看到第一階段的結果,但穩定并最終以對等方式降低一些關稅可能是一個理想的結果。”
據新華社報道,10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
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雙方認為,世界經濟復蘇正處于關鍵時刻,中美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十分重要。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這是劉鶴在本月第二次同美方進行通話。據新華社消息,10月9日,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舉行視頻通話。
在與戴琪的交流中,雙方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主要討論了三方面問題:一是中美經貿關系對兩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應該加強雙邊經貿往來與合作。二是雙方就中美經貿協議的實施情況交換了意見。三是雙方表達了各自的核心關切,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彼此合理關切。當時,中方就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進行了交涉,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產業政策等問題闡明了立場。
全球貿易爭端現轉機
事實上,美國已經在關稅問題上動手。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宣布,美國和歐盟已經就鋼鋁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以解決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產生的外交分歧。
特朗普于2018年決定對歐盟的鋼鐵和鋁制品加征關稅,并使用美國《貿易擴張法》的232條款為其辯護。根據該條款,在外國進口商品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時,美國總統有權力調整進口關稅。該行為導致了歐盟國家對美國制造的摩托車、波本威士忌、花生醬和牛仔褲等商品實施了報復性加征關稅。
根據已宣布的協議,部分歐盟的鋼鐵和鋁制品在進口美國時將無需繳納關稅,但232條款的關稅不會被完全取消,歐盟將取消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加征關稅。雷蒙多還補充稱,該協議還要求所有通過歐洲向美國進口的鋼鐵與鋁制品必須完全在歐洲生產。
平安證券認為,目前,通脹問題是美國經濟的最大痛點,“脹”已成為“滯”的催化劑。一是物價上漲抑制消費支出,通脹預期抑制消費信心;二是通脹壓力抑制生產經營活動,制造業、中小企業受較大沖擊;三是物價與工資螺旋,“工資粘性”短期抑制就業復蘇;四是國內物價壓力抑制出口、擴大貿易逆差。
特朗普時期加征的關稅不僅增加了進口成本,也破壞了供應鏈的穩定性。特朗普時期加征關稅或有較大部分被美國消費者承擔,預計抬升居民商品消費總成本0.5-1%。更重要的是,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大的產品,在疫后美國工業用品需求激增的情況下,也遭遇了更嚴重的供應鏈瓶頸問題。深層次原因是,美國制造業回流的愿景,與后疫情時代美國經濟的新特征出現矛盾。此外,加征關稅促使全球供應鏈重塑,引發貿易伙伴關稅反制,亦造成更廣泛的國際供應鏈壓力。關稅調整可能是美國痛定思痛后的一個必然選擇。
美聯儲主席人選將決出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于明年2月結束。據新華財經11月1日消息,美國財長耶倫稱,相信拜登將“很快”就美聯儲主席人選作出決定,拜登應該任命“經驗豐富、可信”的候選人。
據路透社報道,鮑威爾也許仍有很高的可能性連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主席,但一些投資者正在考慮,如果出現意外變化,另一位可能性不大的人選。
隨著進步派民主黨人對鮑威爾的表現提出尖銳批評,以及美聯儲官員中爆出交易丑聞,鮑威爾在博彩市場的勝率有所下降。網上押注網站PredictIt現在給出的鮑威爾提名獲得美國參議院認可的可能性為76%,低于9月12日的90%,但高于9月下旬時的61%。而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獲提名的可能性已經從9月的6%上升到18%。
布雷納德于2014年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名為美聯儲理事。外界普遍認為,布雷納德比鮑威爾更為鴿派,部分原因是她主張在就業復蘇取得更多進展之前保留超寬松貨幣政策。
如果布雷納德選定為下屆美聯儲主席,則美聯儲可能會延續鴿派政策,把加息時間推延至2022年以后。但投資者和分析師指出,如果高通脹持續且美聯儲行動落后,則可能導致未來的一連串快速升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