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PET生產商重新思考傳統合同公式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市場消息人士稱,一年的供應鏈延誤和高額運費,再加上公用事業價格的上漲,正促使歐洲原生PET生產商重新考慮2022年的合同策略。
10月28日,一家生產商表示,他們正在遠離“成本加成”公式,不打算根據這一公式續簽明年的合同。歐洲PET合同通常與原料對二甲苯(PX)或精對苯二甲酸(PTA)和單乙二醇(MEG)掛鉤,并包含固定的溢價部分,每年重新協商一次。
消息人士稱,原材料、運費和公用事業價格(天然氣和電力)的上漲,以及供需結構的變化,正在擠壓生產利潤率,使PET生產商難以承擔成本。
據市場消息人士稱,由于擔心再生材料的供應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一些品牌所有者和托盤及片材生產商一直在尋求確保原生PET的數量,以替代再生PET材料。因此,人們對這種在歐洲缺乏的材料會有更大的興趣。
10月19日,一位生產商表示,買家將根據經濟和需求從一種產品跳到另一種產品。
該生產商補充說,他們不認為成本加成公式將是明年的最佳解決方案,因為它并不代表所有相關方的“雙贏局面”。
然而,該生產商表示,如果某些合同仍采用成本加成的方式,則“加成部分”將每季度重新談判一次,而不是每年一次,同時保持年度消費量承諾。
10月28日,一位貿易商表示:“生產商不接受“成本加成”公式,一切都將以現貨指數為基礎。”他補充稱,任何剩余的成本加成合同將按季度重新談判。
“市場將被迫現貨。如果現貨吃緊,一切都將吃緊。”這位貿易商補充道。
另一家PET生產商10月27日表示,2022年將很少有與原材料相關的合同定價公式。
消費者表示,盡管目前PET消費者部分免受生產成本飆升的影響,但他們也受到了水電費用上漲的沖擊。
10月20日,一位消費者表示,最近的電價變動“令人擔憂”,因為這些變化并未體現在合同公式中預先協商的“附加”部分。
因此,根據消費者的說法,生產商有一種動機,即在“附件”成分中獲取電力,這意味著在2022年將公式修改得更高,或者在原料成本成分中考慮電力因素。
“改變明年合同結構的壓力很大。”這位消費者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