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對電動車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4.15萬臺,同比增長27.6%,奔馳上半年在華交出的成績單再次刷新紀錄。盡管銷售業績增長強勁,但業內更愿意把目光聚焦在這家豪華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畢竟這是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板塊。
確實,與當前在電動車市場增速迅猛的造車新勢力相比,以奔馳為代表的豪華車企目前的聲量還不夠大,先期上市的產品從銷量上看,還與其品牌實力不相稱。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造車經驗豐富的豪華車企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力不夠猛、革新的勇氣不夠決絕。
“聲量是與產品相關的,我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容量和產能都在上升,而豪華車品牌對電動車的布局才剛剛開始。”7月26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銘直接表態:奔馳有信心用自己的方式定義未來電動豪華。

奔馳的“電動”資本
當前以奔馳為代表的豪華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兩場競爭:一是在高端燃油車市場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二是與占據領先地位的造車新勢力在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市場進行角逐。這兩場競爭,奔馳都要贏。第一場當前沒有懸念,關鍵是第二場,奔馳如何謀篇布局。
這也是楊銘經常被問到和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列出了奔馳在電動智能車賽道上的三個優勢:品牌、產品、服務。
“奔馳一直在做的就是創造汽車夢想。尤其是當前轉型過程中,奔馳不僅提供出行工具,也在打造汽車工藝品。”在楊銘看來,歷史傳承和品牌積淀,仍是奔馳現在非常重要的財富和前進動力。
“奔馳品牌有135年的歷史,這意味著我們已經積累了100多年的造車經驗,來服務要求最高的客戶群體。在這100多年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客戶共同成長并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在未來也將是奔馳持續前行的資本。”楊銘認為,豪華是奔馳的品牌基因,未來奔馳也將持續強化該品牌及子品牌的豪華定位,并有能力在未來電動出行領域延續優勢。
而在產品方面,奔馳已經謀劃了強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陣容。除了在2019年底推出的EQC純電SUV外,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奔馳在中國首發了其首款大型豪華純電座駕EQS;而今年下半年,奔馳全新EQA純電SUV、EQB純電SUV和EQS純電轎車產品將陸續登陸中國市場。這些產品之后,奔馳后續還會推出EQE純電轎車和EQS的SUV車型等多款電動車。
楊銘認為,這樣的電動車新品推出節奏,在目前的豪華車企中還是前所未有。
與強勁產品陣容同樣重要的是與之相配的服務體驗。當前,特斯拉將直營模式引入中國,不少新能源車企也在紛紛效仿。奔馳看到了近兩年在汽車銷售領域發生的變化,內部也一直在討論:純線上銷售是否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經過觀察,楊銘在中國市場看到了不同的場景:一方面,現有零售系統建立在對客戶深入扎實的理解上,零售空間有其存在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新造車企業也開始建傳統意義上汽車4S店。
“這說明未來的發展不是非黑即白。我們看到了經銷商網絡體系的寶貴性,但也知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客戶的需求很直接:一方面想要價格透明和產品穩定;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與廠商有點對點、端對端的溝通需求。我們會持續關注這些變化,根據實際情況探討下一步的可能性。”
據楊銘透露,目前,奔馳與其經銷商正通過“2020網絡升級計劃”對零售網絡的空間、多媒體、人員、流程進行升級。預計到2021年底,實現三分之一以上硬件的轉化,全國將有200個城市近600家經銷商具備梅賽德斯-EQ的銷售和客戶服務能力。
轉型按下加速鍵
奔馳即將在中國市場發起的電動攻勢,與其德國總部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
7月22日晚間,身著冬衣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突然宣布,奔馳在電動車領域的戰略將從“電動為先”向“全面電動”轉型。
與2020年10月奔馳發布的“2039愿景”相比,此次升級的全新戰略,內容內核沒有變,變化的是轉型提速后的時間表。
在“2039愿景”中,奔馳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一半的新車來自于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新能源產品;到2039年實現新車陣營的碳中和。而在升級后的戰略中,奔馳的目標為:到2025年,純電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50%;從2025年起,所有新發布的車型架構均為純電平臺,且每款車型都將向客戶提供純電版本選擇。
“康林松先生很明確地指出,在行業轉型過程中我們不會隨波逐流,希望仍然處在行業前沿。所以我們的戰略不會變,但將加速轉型,我們持續驅動行業的決心一直在。”楊銘對記者說。
據楊銘透露,隨著“全面電動”戰略的發布,奔馳在今年下半年將在中國市場建立服務新能源市場的組織架構,推動專注新能源領域的服務能力轉型。
“一方面,我們會繼續強化品牌的豪華定位,在中國市場深耕梅賽德斯-EQ子品牌,將之打造成為豪華電動品牌;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持續打造‘心豪華主義’的服務體驗,在蓬勃發展的市場環境中持續保持業務活力。用我們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詮釋奔馳的‘電動豪華’。”楊銘對記者說。
在楊銘看來,奔馳在電動車領域的全球戰略和中國戰略,內核是相通的。作為奔馳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也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也最為激烈。而奔馳在轉型過程中,如何找到客戶的獨特需求,是其當前面臨的問題,中國市場為其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機會。
“中國的豪華車客戶很年輕,他們的需求是前沿的、特殊的、多元的。所以,我們在未來的新能源產品陣營中也會為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帶來專屬于中國的產品。除此之外,在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和車輛智能互聯發展進程中,中國也是我們洞察客戶、反哺全球的前沿陣地。”楊銘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