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大環境下 虛假偽劣芯片進一步重創電子產品供應鏈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全球芯片短缺為心懷不軌之人創造了一座金礦。

急需芯片的企業正冒著他們以前從未考慮過的供應鏈風險,結果卻發現他們購買的東西不起作用。假冒和劣質芯片賣家正在搜索引擎上購買廣告,以吸引絕望的買家。能夠檢測出假零件的X光機的銷量迅速增加。
這是一場質量控制危機,是全球不惜一切代價爭相購買難以找到的半導體產品造成的。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沒有了這些關鍵部件,從家用電器到工作卡車等各類產品的制造商陷入了困境。
今年春天,總部位于紐約、生產電子零件的3d打印機制造商BotFactory在數周時間里無法從任何一個指定供應商那里采購微芯片。最終,它求助于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運營的在線銷售平臺全球速賣通上的一位不知名賣家。但踩雷一開始就顯露出跡象:訂單是用塑料包裝的,而不是通常的防靜電包裝袋。
BotFactory的首席軟件工程師安德魯-伊波利提(Andrew Ippoliti)說,“當然,有一些都不起作用。”
伊波利提懷疑這些有缺陷的部件是假貨。他說,在購買之前,BotFactory已經確認了這些微芯片是合法的,但賣家在產品失效后就沉默了。BotFactory與全球速賣通產生了糾紛,后者則退回了全額貨款。
該公司最終通過直接向制造商訂購獲得了約200個微芯片。
ERAI 負責維護電子產品供應鏈中的不當行為記錄,該行業監督機構的副總裁斯奈德(Kristal Snider)說,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新的投訴。她補充說,來自40多個國家的買家提交了電信欺詐報告。
違法者通常是投機取巧的罪犯。他們通過搜索引擎上的定向廣告誘導受害者,進而吹噓自己的產品,然后在收到電匯付款后消失。ERAI已經標記了數十個高風險網站。
其中一家被標記的公司是Blueschip,該公司自稱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子元件分銷商之一。ERAI說,該公司的網站與那些已知的不良行為者有相似之處,包括一些使用相同措辭的擔保。
Blueschip在給媒體的書面回復中說,它懶得回復ERAI的說法。這家總部位于東亞地區的公司表示:“無辜者知道自己是清白的。”
ERAI的斯奈德女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看到大量網站突然出現,提供難以找到的、分配的和過時的零件,這是令人擔憂的。27年來,我一直在調查和報告這個行業的欺詐行為,這讓我非常震驚。”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芯片欺詐歷來被低估,因為受害者不愿公開承認自己被騙。提起刑事指控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跨國起訴。
馬里蘭大學研究假冒電子產品的研究人員迪安塔-達斯(Diganta Das)說,對于造假者和不法經銷商來說,被抓到的可能性還不足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偽造芯片在目前短缺之前就存在了。仿冒品的范圍從復雜的仿制品到翻新后看起來像新的舊零件。芯片專家表示,許多買家已經提高了測試能力,降低了出錯部件最終出現在成品中的幾率,盡管造假技術在不斷發展。
賓夕法尼亞州霍舍姆高級總監邁克爾-福特(Michael Ford)估計,大多數公司每年大約會遇到三次假冒零部件。他一直致力于制定電子部件質量和跟蹤的行業標準。他補充說,幾乎在每一個案例中,假冒零件供應商都沒有被公開。
“整個供應鏈都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受到了損害,”福特說。
鑒于今年供不應求的混亂局面,一些買家正在加強他們的反欺詐措施。電子產品獨立分銷商協會(Independent Distributors of Electronics Association)表示,其250頁的鑒別可疑部件手冊的訂單量是去年的兩倍。該組織的執行董事法伊扎-汗(Faiza Khan)說,一些買家是收到了有缺陷或可疑部件的公司。
英國分銷商Princeps Electronics的運營總監沃克(Ian Walker)說,今年要求進行最昂貴、最復雜的電氣測試的數量增加了近兩倍。他說,這需要一個專業的工程師,在某些情況下,這意味著客戶要支付數萬美元來確認一個3美元的芯片的真假。
沃克說,“要以一種高效、廉價的方式完全消除假冒零部件的風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位于加州圣馬科斯(San Marcos)的Creative Electron首席執行官卡多索(Bill Cardoso)說,該公司用于識別欺詐的X光機的銷售額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X光機售價高達9萬美元,可以檢測芯片內部是空還是電路不一致。
電子元件分銷商Astute Electronics負責運營的副總裁戴恩·雷諾茲(Dane Reynolds)說,該公司計劃很快購買第五臺x光機,用于內部檢查。今年開始的時候有兩個。
雷諾茲說,隨著客戶需求的激增,該公司正在分析更多的組件。“因此,我們發現了更多壞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