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丁二烯供應持續緊張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6月以來,在東北亞地區丁二烯裝置集中檢修、出口北美雙重因素共同影響下,亞洲丁二烯價格迅速上揚。ICIS數據顯示,6月11日,CFR東北亞周度價格錄得1215美元/噸,較5月底上漲13%。
這一走勢與中國市場業者早前的預期大相徑庭。二季度以來,中國市場一直籠罩在大量新產能投產消息的恐慌中,終端需求也在沖刺數月后剎車,但新產能遲遲不見釋放。同時,亞洲貨源持續出口北美套利。
ICIS認為,丁二烯全球價格預計至少在8月前保持堅挺運行,中國本土市場走勢將弱于海外市場表現,出現更加頻繁的震蕩行情。這波全球性的漲勢源于美國2月的暴風雪,當時煉廠及石化裝置遭遇大范圍停車,波及約9成丁二烯產能。下游合成膠、尼龍裝置亦有停車。隨后裝置陸續重啟,但供應遲遲無法跟上需求的步伐,降至低點的庫存也未見回補,供應鏈維持緊繃。
目前,TPC位于休斯頓的丁二烯裝置仍為鍋爐問題所困,維持低負荷生產。該裝置在美國的丁二烯產能占比為1/4。而美國丁二烯最重要的來源地歐洲也受困于不穩定的供應,意外臨停、降負不斷。同時,因遠洋套利貨的船期較長和數量門檻,美國買家在選擇亞洲貨源的時候尚顯猶豫,擔心待亞洲貨抵達時,市場將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在5月中上旬,在韓國達成了一單至美國的出口交易后,直至6月上旬,才又有兩單出口交易達成。這層考量或持續影響美國從業者的決策。預計至8月北美丁二烯供應將保持緊張。與此同時,美國颶風季節或將再度延長這一時間。大西洋颶風季節通常從6月持續到11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警今年的風暴數量將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ICIS表示,雖然亞洲新產能陸續大量面市,但歐美供應偏緊的格局下,亞洲對北美或維持間歇性套利出口,亞洲供應增量將不達市場預期。浙石化、LG Chem等丁二烯新裝置尚未投產,但此前裂解裝置已啟動,部分碳四已被市場優化利用變成了丁二烯流入市場。同時,油價走高,裂解裝置進料預計將更趨輕質化。丁二烯出率將相應降低。而在乙烯、丙烯及聚烯烴市場弱勢局面下,裂解裝置利潤已現壓力,局部減產行為預計很快會浮現。
下游方面,經歷了前期的回調后,合成膠價格已低于天然膠,對成本高度敏感的輪胎及制品工廠預計將再度調整配方,啟用更多合成膠,使得合成膠市場供需進入再平衡。合成膠市場在蟄伏兩個月后,或將重新煥發生機。
整體來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受控,疫苗接種普及,需求恢復是相對確定的,但是在疫情的干擾下,新產能引發偏“松”的供應預期或值得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