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石化需求在第二波新冠疫情中崩潰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面對新冠病毒肆虐的印度正在爭分奪秒地控制第二波疫情,其影響已經波及到了整個石化行業。
最近新冠病毒的新變株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4月下旬的日感染人數已超過30萬人。
制造業、紡織業、耐用消費品、汽車業、旅游業和酒店業再次面臨危機,因為越來越多的邦對公眾活動和交通進行嚴格限制,以抗擊疫情,這距離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癱瘓性封鎖已有一整年。
日本野村全球市場研究公司在4月19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不斷上升的死亡率和醫院基礎設施負擔日益沉重的傳聞證據表明,目前嚴格封鎖的現狀將持續數周。”
“例如,德里和北方邦的一些城市已經跟隨馬哈拉施特拉邦實施了全面封鎖(盡管時間只有一周)。”
其他主要邦大多數都堅持實行夜間宵禁或周末禁閉,但如果醫院收容量耗盡,可能會被迫實施更嚴格的限制。這表明,第二波疫情的經濟影響很可能在未來幾周加劇。”野村證券表示。
WHO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印度確診的新冠病例數量居世界第二,超過1700萬,死亡人數超過19.8萬。
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一些生產商加快了出口
印度是大多數石化產品的主要進口國,但由于新冠感染病例激增,印度國內需求明顯疲軟,促使一些產品的本地生產商為其產出尋找海外市場。
在聚烯烴市場,鑒于國內需求疲軟的狀況,一些印度生產商可能會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貨物。
上周,一家印度生產商向中國提供了6月裝運的PE和PP,但這批貨物可能會被推遲。
就PP來言,由于新冠病例有增無減,南亞國家第二季度的進口可能不如第一季度強勁,因為全國都實施了不同程度的封鎖。
PTA市場方面,由于印度聚酯工廠減產,來自東北亞的現貨貨物被推遲,并可能影響中國的供應商。
ICIS供需數據庫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在中國大陸PTA出口總額中占35%的份額,2021年1-2月在中國臺灣的PTA出口中占30%的份額。
在下游聚酯市場,需求依然疲軟,截至4月23日的一周內,當地工廠的產能約為60-70%,低于3月底平均90%的產能。
印度是PTA的凈進口國,但疲軟的國內需求促使一些本地生產商向歐洲出口部分產品,以防止庫存大量增加。
隨著先前預訂的進口貨物開始抵達,以及下游聚酯裝置的運轉率不斷下降,預計本地市場的PTA供應將在短期內延長。
MEG市場方面,印度已向中國出口了約1萬噸的貨物,一改其作為該材料進口國的一貫角色。
2-乙基己醇(2-EH)市場方面,目前的貿易似乎處于停滯狀態。
然而,對于直鏈烷基苯(LAB)來說,在疫情第二波來襲時,其憑借在可生物降解洗滌劑和其他清潔劑中的終端用途,國內需求已經越來越強。
“現在價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供應。”一家東北亞供應商表示。
混合二甲苯(MX)方面,需求疲軟和有限的貨物縮減導致印度港口庫存增加。
進口商不得不推遲裝貨時間,這在泰國造成了一些空箱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