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架3D打印無人機退役?塑料制造續航才能驚人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全世界第一架 三維 打印生產制造的無人飛機正式開始服役了。
五年前,美國南安普敦高校設計方案了一架用 三維 打印生產制造無人飛機,現如今這架飛機經歷了檢測,宣布資金投入了應用。它服役的地區是南極洲,工作中是為破冰船引路。
全世界第一架三維打印無人飛機服役
這架飛機被取名為“SULSA”,是“南安普敦高校激光器煅燒飛機”的簡稱。激光器煅燒是一種 三維 打印技術性,利用激光器將逐層鋪平的塑膠或金屬復合材料溶化結合,產生零部件。
SULSA 飛機約重 3 KG,展翼 2 米,最大車速 100 公里上下。它的四個關鍵部件應用 EOSINT P730 三維 打印機進行,材料為滌綸塑膠。四個關鍵部件中間應用鎖扣聯接,這類沒有別的粘和劑的設計方案能夠簡單化拼裝和收納整理,全過程僅必須十多分鐘。
SULSA 無人飛機在英國皇家海軍破冰船“HMS Protector”號上服役,起降后以約 60 公里的車速航行,應用L波段監控攝像頭為破冰船找尋冰面比較欠缺的路經。飛機大部分利用沒有人駕駛儀航行,但也受實際操作工作人員的遠程操作。充電電池續航力約為三十分鐘。
SULSA 盡管宣傳策劃為第一架 三維 打印飛機,但事實上除開 三維 打印的關鍵外殼構造以外,電動機、航行操縱電子控制系統等部件仍然是傳統式的部件,對于為何這種更關鍵的一部分無需 三維 打印,那肯定是跟設備高溫相關。
上年,空客公司公布集團旗下的新民航客機 A350 XWB 將會出現超出 1000 個 三維 打印非金屬材料部件,三維 打印早已被視作加工制造業的下一次改革,而金屬材料 三維 打印則是更進一步發展趨勢。現階段,三維 打印的金屬材料部件抗壓強度早已好于傳統式的鍛造金屬材料部件,但比煅造、CNC 冷拉、單軸晶體鍛造金屬材料部件的特性差。
來源于:我國塑料機械網

